突然收到一条“钉钉工作群”发来的消息
声称可以领取“国家财政补贴”
你是否会不假思索地
点击链接并按提示“申领”?
这样的“福利”
有人心动了
按照指引一步步“申领”
殊不知
却是骗子设下的陷阱
案例回顾
近日,群众王某被同事李某通过“钉钉”手机软件拉进了一个聊天群,钉钉群内有很多同事,接着李某发送了一个文件通知,通知的内容是人社部发布的《2025年国家财政补贴》声明,上面有一个二维码,然后李某@群内的所有人说“财政工资补贴通知已下发,未领取的请尽快领取!”
由于是工作群内发布,发布人也是相熟的“同事”,王某看到后便信以为真,扫描二维码进入人社部的网站,网站显示输入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即可领取补贴。
王某将个人信息填写完成后,先后输入了四次短信验证码,但系统一直显示验证码错误,于是王某便没再关注手机。不一会,王某收到了手机银行的短信提示,显示银行卡内的钱被转出,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划重点
1、骗子为何选择工作群来发布诈骗信息?
工作群内的交流通常与工作事务相关,人们在这种情境下的心理防备相对较弱。诈骗分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通过网络病毒将虚假信息融入其中,使得受害者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轻易地接受并相信了这些虚假内容。
2、骗子为何让你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账户余额等信息?
骗子为何让你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取款密码、账户余额等信息?骗子一旦集齐以上信息,便能轻易转走事主账户里的资金。这些信息一旦泄露,资金就有被盗刷的风险。
3、如何防范此类诈骗?
1、要做好网络病毒防护,让骗子无“漏洞”可钻。
2、收到类似“扫描二维码或点击网站链接领取补贴”的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随意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防止造成财产损失。
3、如不慎遭遇网络诈骗,保存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
“推广数字人民币返利”?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提示→
2025-09-04 17:22:13当“甜蜜爱情”从天而降,很可能是间谍的“诈骗”
2025-09-04 17:19:08今日辟谣(2025年9月3日)
2025-09-04 17:15:41请勿上当,这是虚假期刊网站!
2025-09-03 17:27:12“演员”升级为“编导”!揭秘流窜多地的“碰瓷剧本杀”骗局
2025-09-03 17:26:10领育儿补贴先交保证金?假的!
2025-09-03 17:24:11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海南省网络舆情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琼ICP备19023109号 琼公网安备 1101050203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