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警示

高考防骗指南:警惕七大常见诈骗套路

来源:宿州市反诈骗中心 时间:2025-06-04 17:35:56

高考临近,骗子也蠢蠢欲动,以下是警方梳理的七大高考常见诈骗套路,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一、考前真题答案陷阱

行骗手段:不法分子通过网页广告、社交平台私信、街边小广告等渠道,声称有内部渠道能获取高考真题和答案,还推出 “先付定金,考后付尾款,不满意全额退款” 的方案吸引考生和家长。

避坑指南:任何声称 “考前能拿到真题答案” 的均为骗局,国家对高考试题的保密措施绝无漏洞可钻,切勿轻信 “内部渠道”,避免因贪小便宜耽误备考。

二、高考作弊器骗局

行骗手段:社交平台上出现 “隐形耳机过安检,实时语音报答案”“手表式接收器,监考老师查不出” 等极具诱惑性的广告,骗子还会伪造器材照片、“成功案例” 视频,要求先支付 80% 费用。

避坑指南:高考考场采用 “无声入场”+“多重安检”(金属探测仪、身份证识别、人像比对等,任何电子设备均无法带入考场。作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将面临严厉处罚,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三、提前查分骗局

行骗手段:考试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期待成绩公布时,会收到 “XX 省高考成绩提前查询通道已开启” 的短信,链接是钓鱼网站,点击后会泄露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甚至可能感染木马病毒,导致银行卡信息被盗刷。

正确操作:高考成绩查询时间由各省考试院统一公布,官方渠道只有官网、官方 APP 和短信推送,其他方式都是骗局。

避坑指南:收到 “提前查分” 短信或链接时,务必通过准考证上的官方网址或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成绩,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或填写个人信息。

四、虚假志愿指导骗局

行骗手段:高考结束后,各类 “志愿填报专家” 登场,自称教育部直属机构,晒虚假录取喜报、伪造分数线数据,收取高额费用提供 “一对一指导”,实际用免费公开的《报考指南》敷衍,或推荐冷门专业。

避坑指南:教育部每年发布《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白名单》,家长可通过 “阳光高考” 平台选择正规机构。填报志愿需吃透规则、参考数据、结合兴趣规划。

关键提醒:警惕 “保过”“内部数据” 等话术,正规志愿指导会基于公开数据和政策分析,而非虚构 “捷径”。可优先参考官方发布的《招生计划汇编》《报考指南》及院校官网信息。

五、提前批录取诈骗

行骗手段:骗子伪装成招生办老师,利用提前批录取的时间差,准确说出考生信息,要求缴纳 “占位费”,否则退档。

官方提醒:提前批录取必须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填报,任何要求 “提前转账”“私下签约” 的都是诈骗,录取结果以官方查询系统为准。2023 年武汉某家长为 “保住名额” 连夜转账,后来发现被骗,所谓 “XX 大学” 根本没有提前批招生资格。

避坑指南:提前批志愿填报有明确时间节点(通常在高考后,考前不存在任何录取流程。所有录取信息均以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显示为准,切勿轻信 “口头承诺” 或 “紧急缴费” 要求。

六、内部指标与计划外招生陷阱

行骗手段:骗子称统招名额已招满,支付费用可走 “计划外特招”,颁发全日制文凭,伪造大学公章、录取通知书,安排 “校园参观”。

学历常识:我国高等教育招生遵循 “阳光工程”,所有统招录取须经由省级招办投档,教育部禁止高校委托中介招生,不存在 “内部操作”。2021 年河南有家长耗费 15 万元购买 “985 内部指标”,孩子入学后无法注册学信网学籍,同一诈骗团伙对 30 多个家庭实施了类似骗局。

避坑指南:学信网是查询学历真实性的唯一官方平台,“计划外特招”“预科生” 等均属违规招生。收到 “录取通知” 时,务必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或院校招生网核实录取状态,切勿仅凭纸质通知书或 “招生老师” 口头承诺转账。

七、军校招生诈骗套路

行骗手段:骗子身着仿制军装,手持伪造的军官证、招生公文,以 “军事机密” 为由拒绝家长实地核查,虚构特殊招生渠道,诱骗家长支付 “保证金”“服装费”。

辨别方法:军校招生唯一官方渠道是 “中国军网” 和各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公开公示,正规招生人员不会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也不会索要额外费用。2023 年某省军校最低录取分数线超出一本线 47 分,不存在 “低分捷径”。

避坑指南:军校招生需通过严格的军检、政审、面试,且录取分数普遍较高。若有人声称 “无需体检政审”“低分直录”,必为骗局。可要求对方提供官方招生文件或前往当地征兵办 / 教育局核实信息。

防骗 “三字诀”

不贪:不要相信 “低分高录”“考前泄题”“稳赚不赔” 等说法,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急:面对 “限时优惠”“名额秒空” 等制造紧迫感的要求,务必冷静,先向学校、教育局核实情况。

不私:正规招生、考试信息通过官方渠道公开,凡是要求 “私下交易”“保密操作” 的,一律是诈骗。

高考是人生重要节点,但不是唯一出路。守护梦想需擦亮眼睛、相信正规渠道。转发文章,让更多家庭了解骗局真相。如遇可疑情况,立即拨打 110 或当地教育考试院举报电话。祝愿所有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海南省网络舆情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琼ICP备19023109号 琼公网安备 1101050203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