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二手交易的出现
方便了很多人处理闲置物品
而相对较低的出售价格
也让人想要买买买
然而
不法分子却将黑手伸了过来
当你享受买买买的乐趣时
骗子正盯着你的钱袋子
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真实案例
近日,市民李同学在小红书发布求购二手手机的信息后,遭遇精心设计的网络诈骗陷阱。一名陌生网友主动私信联系,发来一条声称是 “转转平台” 的链接。李同学点开链接后,页面上展示着各类手机的详细参数与介绍,逼真的界面让他未生疑虑,随即在该网页上挑选心仪手机并完成下单。进入支付环节后,页面自动跳转至支付宝付款界面,这一 “熟悉” 流程进一步消除了他的戒心。
然而付款后,对方以 “优惠退款” 为由,诱导李同学下载某会议 APP。加入线上会议后,对方发送二维码,称需扫码验证账户能否正常接收退款。李同学多次扫码付款后,骗子以 “等待退款到账” 为由关闭会议。直到此时,李同学才惊觉被骗,损失金额达 7000 元 。
如何预防
一、网络购物需谨慎,高质低价商品私下交易要当心,防止财物与信息两空,注意甄别所使用的购物软件、交易平台是否正规、可信。
二、对异常低价的商品提高警惕,通过正规平台进行交易,对跳过平台私加QQ、微信、支付宝的卖家一概终止交易,更不能随便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木马)。
三、通过微商、微信群、支付宝交易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商家真实信息,确定商品真实性,多方面综合评估,交易时最好有第三方做担保。
四、网络二手平台交易存在风险,在购买物品或者转卖闲置物品时,都应该选择有信誉保证的店铺或用户,财物交易也要在该平台上进行,采取正规的交易流程,选择有第三方担保的交易方式,一旦出现问题方便退换货,对于陌生人发来的购物链接要提高警惕性。
警方提示
无论是买还是卖,网络交易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得脱离平台线下交易。不要随意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坚决不扫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不泄露手机验证码、不添加陌生好友、不随意转账或者借贷。
如果不幸遇到此类骗局,一定要保存好证据,及时拨打110,切勿继续转账。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2日)
2025-09-23 17:14:39秋分至,丰收节:这份“秋日指南”请收好
2025-09-23 17:10:37出现发热才是得了流感,不发热就不是流感……是真是假?
2025-09-23 17:09:09国庆出行要小心,打电话来的“客服”可能是骗子!
2025-09-23 17:04:04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
2025-09-22 17:20:27每周超3.5杯牛奶,肝癌风险增加45%?真相→
2025-09-22 17:10:30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海南省网络舆情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琼ICP备19023109号 琼公网安备 11010502038855号